【機關安全維護宣導】認識颱風災害
發佈日期:2023-10-18 00:00:00
發佈單位:馬公市
發佈部門:政風室
原始連接:https://www.mkcity.gov.tw/ch/home.jsp?id=95&act=view&dataserno=202310180017
認識颱風災害<br>臺灣地處副熱帶地區,並位居西北太平洋颱風的行徑路線上,是臺灣常見的氣候現象,熱帶海洋因太陽直射造成海水溫度升高,水蒸氣散布在空氣中,濕度足夠且空氣對流作用旺盛的情況下,就會產生颱風。在臺灣,全年都有可能有颱風的侵襲,但最常發生於7月至9月的季節,每年都會造成臺灣各地不同程度的災害。颱風所帶來的災害,往往造成民眾生命財產嚴重損失,其中主要會帶來的災害類型包含風災、大(豪)雨、淹水、土石流、山崩等。<br><br>我國的颱風警報:<br>一、海上颱風警報<br>預測 24 小時後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以內海域,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br>二、海上陸上颱風警報<br>預測 18 小時後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馬袓陸上,即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br><br>解除警報:<br>一、颱風之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本島、澎湖、金門及馬祖近海時,應即解除颱風警報。<br>二、颱風轉向或消滅時,得直接解除颱風警報。<br><br>颱風帶來的災害:<br>一、風災<br>強風易吹毀電訊及電力線路造成大規模停電,並吹壞農作物,使果實、稻麥掉落等,是颱風造成災害的主因。<br>二、淹水<br>颱風或低氣壓接近時,如遇大潮使海面比平時高,而沿海地區因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防潮堤不夠高等因素,都會導致波浪湧上岸而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情形。<br>三、山崩<br>發生暴雨時,雨水沖刷山石,使山石崩落,擊毀房屋、死傷人畜、阻礙交通,沿山之公路常發生此種災害。<br>四、巨浪<br>狂風會產生巨浪,颱風所產生的巨浪可高達 10 至 20 公尺,在海上易造成船隻顛覆、沉沒,波浪也會逐漸侵蝕海岸,而生災變。<br>五、土石流<br>暴雨夾帶崩坍的土石向下輸送,常使河道涮深及兩岸崩坍,下游土石堆積亦會埋沒道路、房屋及良田。<br><br>-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