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辦理社規師行動研討會 實地走訪交流深化社區營造力
發佈日期: 2025-11-21
發佈單位: 新竹市
原始連接: https://www.hccg.gov.tw/hccg/app/data/view?module=news&id=30122&serno=06e36f62-fb7a-4995-88e3-df0b1a608716
新竹市政府持續以社區為基礎推動城鄉發展,昨(20)日辦理「114年度社區規劃師行動研討會」。本年度課程以「走訪、體感、對話」為核心理念,跳脫傳統課室授課形式,帶領學員走入街區、深入社區現場。都發處表示,此次研討會共吸引35位民眾參與,課程內容從社區步行路徑、街角綠化到地方文化基地,讓學員全面體驗市府多年推動的社區營造成果。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的社區規劃師制度自89年推動以來,已累積深厚成果,呼應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的施政願景。此次課程以「用雙腳理解空間」為出發點,帶領學員從街區風貌、社區維護到長照跨域合作等面向深入觀察,在實地走訪中感受空間的脈動與社區的生命力。他指出,唯有親自走入社區、看見細節,才能提出更貼近市民生活需求的設計與政策,為城市帶來更周全與友善的發展。
都發處說明,此次行動研討會自竹蓮社區出發,走訪五處具代表性的社區規劃成果,包括竹蓮、下竹、民富、石坊街區及香山藝站。五個點位分別展現長期維護、微型改造、長照服務整合、街區氣質塑造與地方藝術介入等多元面向,完整呈現新竹市社區規劃與空間營造的多樣性。
都發處指出,首站竹蓮社區,帶領學員觀察街角步道、綠化與公共空間如何透過長期維護形塑「生活感」;並沿著路線走至下竹社區,實地體驗自105年起逐年串聯的藍綠帶系統,包括樹屋、溝渠綠廊等空間節點。兩處案例讓學員深刻理解「時間的力量」以及居民持續投入的重要性。
都發處說明,接續行程來到北區民富社區,學員在長照據點與共餐空間中思考「空間如何支撐在地服務」,並探討活化後的永續運作模式。下午則移動至石坊街,觀察街角綠化、門牌設計與累積的小型改善如何逐步形塑具特色的街道氣質,直觀感受「小行動 × 多點串聯」所帶來的聚合效益。行程最後一站前往香山藝站與百蛙園,透過藝術家與在地團體分享,學員看見空間再利用與藝文活動如何成為社區連結的媒介,展現「社區不只有一種樣貌」的豐富可能性。
都發處指出,此次研討會同步設計簡易學習單,引導學員在每個站點思考「哪個細節最打動你?」以及「若將做法帶回自己的社區,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透過書寫與討論,將沿途的觀察感受轉化為未來社區行動的起點。多位學員在最後分享時提到,親自走入社區、實地感受空間,比上三堂室內課更能理解社規師計畫的精神與價值。
都發處補充,市府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學習課程、社區走讀與跨域交流,協助社區夥伴深化地方認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社區營造理念,讓城市空間成為人與人之間連結與共創的溫暖場域,共同打造更宜居、更有溫度的新竹市。有關114年度社區規劃師更多活動資訊,歡迎搜尋「新竹市社區規劃師同學窩」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ccplanner/),邀請市民一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地方創生,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在城市空間中扎根並持續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