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客家故事創作魂! 客委會3大徵件活動齊發
發佈日期: 2025-11-19
發佈單位: 客家委員會
為鼓勵記錄多元及貼近生活的客家故事,客家委員會於今(19)日舉行「114年度第3次新聞發布會」,由主任委員古秀妃主持,正式宣告「客家影像故事」系列徵件活動開跑,並宣布全國首屆「客語短劇比賽」增設一般組別,鼓勵全民號召身邊親朋好友踴躍報名參加。
古主委表示,客委會今年首度辦理「客家影像故事徵件」及「客家影像畢業製作孵育計畫」,前者分為劇情類與非劇情類,每一類別再細分為社會組與學生組,各組首獎獎金皆為30萬元,從國小學童至社會人士皆可共同參與。特別強調的是,若參賽者以年度主題「水」進行創作,將有機會獨得50萬元獎金,活動總獎金達310萬元,詳情可至官網查詢。
至於為何以「水」作為今年度主題,古主委指出,客家聚落的發展與「水」密不可分,無論是水圳、埤塘到湧泉,都乘載了台灣客家的歷史與記憶。事實上,人類在選擇定居地時,經常考量水源的取得,因為水可以供應農作物、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是人類生命延續的基礎。然而水滋養我們,卻也不當使用,因此近年無論是在研討會或公共議題上,都能見到許多關於水的討論。希望藉這次活動,能讓大家更關注水資源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古主委也提到,「客家影像畢業製作孵育計畫徵選」則是鎖定高中職以上畢業製作學生,提供優秀隊伍50萬元輔導金,於製作完成後進行決賽,額外提供20萬元首獎及15萬元客語表現評審團特別獎等獎項,單件作品最高可獲得70萬元,總獎金上看565萬元,期盼學生用最日常的鏡頭,說出最動人的故事。活動將於明(115)年6月起報名,相關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此外,客委會首次以「短劇」為主題舉辦比賽,古主委強調,過去主要以「歌唱」推廣客家文化,但會唱歌的人,不一定會說客語。但語言不只是溝通,還是用來傳遞思想與價值的載體,而很多人小時候都有站上舞台、成為主角的夢想,才有希望透過「話劇」方式,讓大家能在舞台上用客語表達想法,演出自己。本次更結合明年六堆運動會辦理,盼能讓更多人參與,一起做故事中的主角。
古主委進一步說明,短劇不限是否為專業演員,人人都能參加,因此設立了一般組與後生組。主題不設限,鼓勵自由發揮;作品長度為8至10分鐘,參與人數3至20人。原賽制規則要求每隊須達三分之一以上為25歲以下之「後生組」,今公布增設「一般組」,不限年齡,以鼓勵更多人將生命中最有趣、最感動、最離奇或最溫暖的片段搬上舞台,讓觀眾在笑聲與感動之中,感受客家文化的真實與親切,總獎金亦提升至80萬元,詳情可至官網查詢。
客委會積極舉辦客家影像創作及客語短劇等多元比賽,盼能邀請更多人走進客家世界,從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把身邊大小事變成故事,包括家庭日常、學校生活、社區故事、地方傳說或現代議題等,演繹出充滿創意的客家式對白,創造最值得紀念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