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發佈日期: 2025-10-31 07:14:00
發佈單位: 文化部
原始連接
新北市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於10月3日辭世,享壽84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今(31)日出席告別式,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嘉德兒子陳俊天代表受贈,表彰其終生奉獻於「製墨」工藝的貢獻。
陳嘉德1942年出生於嘉義縣鹿草鄉,15歲北上至臺北擔任學徒,28歲即出師並成立「大有製墨」。1975年適逢教育部將學習書法納入國民教育標準課程,訂單應接不暇,此時期以生產製作「油煙墨」為主,後因進口產品低價競爭下,轉型改為製作「松煙墨」。製墨為傳統文房四寶工藝之ㄧ,陳嘉德在製作過程中,既能傳承傳統技法,也能因應時代變化進行轉化應用,持續保持製墨的文化特質,於2003年獲得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殊榮、2010年經臺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公告認定為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陳嘉德藝師傳承福州派的製墨技術,在「製墨」工藝上能承繼傳統,從原料選擇到製作過程,每一環節皆以手工精製,其價值在於工序、工法、工料的技藝傳承,技法具有藝術性。經過多年發展,異軍突起而成為北臺灣的特殊工藝,樹立臺灣墨的優越性。對於臺灣墨製作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備受各界崇敬,其辭世將留給世人無限感念。
【文化部旌揚狀全文】
故陳君嘉德,1942年生於嘉義縣鹿草鄉。15歲時北上擔任學徒,28歲出師並成立「大有製墨」。陳嘉德藝師在「製墨」工藝上能承繼傳統,從原料選擇到製作過程,每一環節皆以手工精製,其價值在於工序、工法、工料的技藝傳承,技法具有藝術性。陳嘉德藝師傳承福州派的製墨技術,經過多年發展,異軍突起而成為北臺灣的特殊工藝,樹立臺灣墨的優越性。
陳嘉德藝師不僅遵循古法,亦因應時代變化進行轉化應用,持續保持製墨的文化特質,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特色,於2003年獲得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殊榮,2010年經新北市政府公告認定為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對於臺灣墨製作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綜其一生,陳嘉德藝師致力發揚製墨工藝,對於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深具貢獻,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中右)代表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陳嘉德兒子陳俊天(中左)代表受贈,表彰陳嘉德一生致力於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與傳承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