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這點事:2025 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推動在地文化參與 務實經驗傳承交流
發佈日期: 2025-11-09
發佈單位: 客發中心
原始連接: https://thcdc.hakka.gov.tw/12205/12214/12215/155084/post
「文化資產」概念的出現讓世人能從保護、延續、活化、傳承等多 元的視野來看待文化,然因大眾對於文化資產認識有限,在觀念與實際 操作經驗上也相對缺乏。為使六堆地區關心文化資產民眾能得其門而入,將關心化為實際行動並落實於日常,培養每人在文化議題上的能動性, 並落實成為一種文化實踐。
客委會客發中心於 11 月 8 日(六)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辦理「文資˙這點事:2025 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 動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參加對象為文化資產保存單位團體或個人,及對 文化資產議題有興趣之民眾。從在地文化資產的實踐及地方社會的能動 性為出發,希冀讓參與者對六堆文化資產推動,有更多的投入、參與及 實踐。
<img src="/media/jljd5twr/文資-這點事-2025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全體大合影.jpg?width=50%" alt="「文資・這點事:2025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全體大合影 存的實踐」" width="50%">
<img src="/media/tpcpqwkl/文資-這點事-2025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與會貴賓-保存團體-專家學者合影.jpg?width=50%" alt="「文資・這點事:2025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與會貴賓、保存團體、專家學者合影" width="50%">
本次工作坊規劃從不同的面相來分享文化資產的推動與實踐工作,旨在透過多元視角探討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動的多重面向與經驗。本次議程安排有博物館機構的觀點、保存單位的實踐經驗及在地社區深耕案例等進行經驗分享,以及「共下來討論」。
第一場為「典藏再現:博物館角色」,分別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石文誠副研究員及本中心邱秀英副研究員分享現行在博物館推動文化資產的案例。
第二場「在地實踐:民眾參與」,邀請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吳茂成執行長及澎湖知識服務平台與澎湖文獻資料庫吳歐翔創辦人,分享在地實踐及參與的經驗。
第三場「文資推手:保存者」,以美濃的客家八音由美濃客家八音團謝宜文團長、雲林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文化中心朱振源專員及臺南學甲慈濟宮祭祀組王乃正副組長等就保存及推廣經驗進行分享。
最後「共下來討論:有話就說」以無形文化資產-「佳冬六根莊作福拜新丁新枝」為案例,請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代表對於目前保存的推動及困境,共同進行討論及建議。透過上述多層次的交流,期望能引導地方民眾了解,在地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延續,須仰賴在地自身力量的投入與實踐,才能得以傳承、傳習與永續發展。
<img src="/media/a2llo4zc/第二場次-與談-在地實踐-民眾參與-左起澎湖知識平臺吳鷗翔創辦人-成大歷史學系謝仕淵副教授-臺江社區大學吳茂成執行長.jpg?width=50%" alt="【第二場次】與談–在地實踐:民眾參與(左起澎湖知識平臺吳鷗翔創辦人、成大歷史學系謝仕淵副教授、臺江社區大學吳茂成執行長)" width="50%">
<img src="/media/q0tf0mon/共下來討論-新丁新枝一起來-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動的困境-左起臺藝大古蹟修護學系教授邱彥貴-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張高松副主委-楊永合總幹事-賴子淳主委.jpg?width=50%" alt="【共下來討論】–新丁新枝一起來-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動的困境(左起臺藝大古蹟修護學系教授邱彥貴、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張高松副主委、楊永合總幹事、賴子淳主委)" width="50%">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從 111 年開始與六堆在地共同推動文化資產的提報與保存維護,今(114)年輔導「佳冬六根庄作福拜新丁新枝」及「六堆客家祖牌製作」獲屏東縣政府分別登錄為民俗及傳統工藝類之無形文化資產,為六堆在地與本中心共同努力的成果。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平臺,透過與地方的連結和長期合作,並落實博物館對於人類文化資產保存及教育推廣的社會責任,期盼大家共下打拼,成果越來越好!
<img src="/media/rkwi4f11/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回應文資保存議題.jpg?width=80%" alt="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回應文資保存議題" width="80%"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