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第43週內政統計通報 (排除惡性腫瘤,113年國人平均壽命提高3.59歲)
發佈日期: 2025-10-25 02:00:00
發佈單位: 內政部
原始連接: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2&s=332511
- 113年特定死因以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之影響最大,即剔除惡性腫瘤死亡者,國人平均壽命可由 80.77 歲提高至 84.36 歲。
- 就性別而言,惡性腫瘤對男性之平均壽命影響較大,剔除惡性腫瘤死亡者之平均壽命,男性可增加 3.84 歲,女性則增加 3.18 歲。
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sup>1</sup>之死亡機率較一般簡易生命表為低,亦即其平均壽命會較一般簡易生命表為高,通常可就二者平均壽命之差距,作為觀察某類死因對全體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以下就全體、男性及女性分別編算之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分析如下:
一、113年特定死因除外之零歲平均餘命(平均壽命)
(一)全體:113年以惡性腫瘤之死因對平均壽命影響最大,若剔除該項死因,則國人平均壽命可由 80.77 歲提高至 84.36 歲(+3.59 歲);心臟疾病影響次之,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82.27 歲(+1.50 歲);肺炎影響居第 3,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81.82 歲(+1.05 歲);其餘各類特定死因剔除後之平均壽命可增加歲數,約介於 0.33 歲至 0.75 歲間。
(二)男性:113年我國男性以惡性腫瘤死因影響最大,若剔除該項死因,則男性平均壽命可由 77.42 歲提高至 81.26 歲(+3.84 歲);心臟疾病影響次之,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78.96 歲(+1.54 歲);肺炎影響居第 3,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78.48 歲(+1.06 歲);其餘各類特定死因剔除後之平均壽命可增加歲數,約介於 0.29 歲至 0.78 歲間。
(三)女性:113年我國女性亦以惡性腫瘤死因影響最大,若剔除該項死因,則女性平均壽命可由 84.30 歲提高至 87.48 歲(+3.18 歲);心臟疾病影響次之,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85.73 歲(+1.43 歲);肺炎影響居第 3,若剔除後可提高至 85.29 歲(+0.99 歲);其餘各類特定死因剔除後之平均壽命可增加歲數,約介於 0.23 歲至 0.72 歲間。
(四)死因比較:男性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與蓄意自我傷害(自殺)之死因減損的平均壽命差額高於女性;女性因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之死因減損的平均壽命差額高於男性,顯示男、女性在主要死因上之差異,致各類死因對男、女性平均壽命之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二、特定死因除外生命表與一般簡易生命表平均壽命差距之變動情況<sup>2</sup>
(一)全體:
- 以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差距而言,差距減少(影響縮小)者為糖尿病及事故傷害,其餘各類特定死因差距為增加(影響擴大),其中以惡性腫瘤變動幅度最大。
- 113 年惡性腫瘤連續 43 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其死亡人數 5 萬 4,032 人,較 112 年增加 906 人(+1.71%),占全體死亡人數之 26.83%。資料顯示,剔除死因為惡性腫瘤之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由 103 年之 4.04 歲波動降至 113 年之 3.59 歲,亦即惡性腫瘤對減少平均壽命之影響程度下降。
- 113 年心臟疾病連續 17 年十大死因位居第 2 位,占全體死亡人數之 11.56%。排除死因為心臟疾病之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近 10 年介於 1.37 歲至 1.69 歲之間波動,宜持續推動心臟疾病防治及及宣導改正不健康之行為。
- 113 年肺炎居國人十大死因第 3 位,占全體死亡人數之 8.57%。觀察排除死因為肺炎之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自 109 年之 1.06 歲起,連續 3 年遞減,於 112 年 COVID-19 疫情趨緩後升至 0.94 歲,而 113 年續升至 1.05 歲,其變化需格外注意。
(二)男性:以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差距而言,差距減少(影響縮小)者僅糖尿病,差距持平者為事故傷害;其餘各類特定死因之差距為增加(影響擴大),其中以惡性腫瘤及肺炎變動幅度最大。
(三)女性:以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差距而言,差距減少(影響縮小)者僅糖尿病,差距持平者為事故傷害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餘各類特定死因之差距為增加,其中以惡性腫瘤變動幅度最大。
<div id="footnotes">
<hr />
<ol>
<li id="fn1">由於死亡人口之年齡、性別、死因別的結構每年均會有所不同,因此某類特定死因除外之平均壽命會產生變動,致各類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亦產生變動。當本年某類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之差距,如較上年差距擴大(即差距相減值為正值),表示該類死因人數、死亡年齡對平均餘命在本年產生之影響擴大;反之當相減值為負值,表示影響縮小。
<a href="#fnref1" rev="footnote">↩</a></li>
<li id="fn2">由於死亡人口之年齡、性別、死因別的結構每年均會有所不同,因此某類特定死因除外之平均壽命會產生變動,致各類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亦產生變動。當本年某類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之差距,如較上年差距擴大(即差距相減值為正值),表示該類死因人數、死亡年齡對平均餘命在本年產生之影響擴大;反之當相減值為負值,表示影響縮小。
<a href="#fnref2" rev="footnote">↩</a></li>
</ol>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