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視察文林國中新建校舍 讚譽建築特色期許校如其名文人如林
發佈日期: 2025-11-04 14:36:00
發佈單位: 苗栗縣
原始連接: 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85&s=900951
苗栗縣銅鑼鄉文林國中舊校舍已使用70年,多年前辦理耐震補強與規畫設計階段又因故一波三折,後經爭取中央補助及縣府自籌配合款,終以總工程費1億5000多萬元完成發包,歷時2年多竣工,目前正申辦使用執照及驗收程序。縣長鍾東錦4日視察工程現況,感謝教育部及地方各界攜手推動老舊校舍重建,煥然一新的建築融入紅磚與桐花雪白的客家意象,讓學子有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新建教學大樓頃申請使用執照及驗收程序,教育處與校方亦積極整備教室而需設備,縣府交通工務處長古明弘、教育處長葉芯慧、校長張慶應及相關人士研商後,初步敲定寒假期間可以搬遷到新教室,師生下學期開始到新建大樓辦公、上課。北棟大樓建築也使用逾50年,計畫改為圖書館及其他公共用途。
縣長鍾東錦今日上午由交通工務處長古明弘、教育處長葉芯慧、校長張慶應及建築師和營造公司人員陪同,視察文林國中幾近完工的新建教學大樓;立委陳超明秘書黃盈隆、縣議員黎尚安、羅貴星及黃芳椿及鄉公所、代表會、村長等各界人士,也到場參觀新建教學大樓。鍾東錦隔窗與北棟教室的學生揮手打招呼,也在3樓眺望苗栗知名的雙峰山,對建築特色與環境均表滿意,期許學校培育更多人才,真正校如其名「文人如林」。
建築師李中成與交工處長古明弘簡報指出,文林國中校舍興建於40年代,老舊建物109年辦理耐震補強工程,開挖時發現沒有地基和地梁,列為老舊危險教室亟需重建。經立委陳超明與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110年6月獲教育部核定納入老舊校舍整建計畫,補助經費7000多萬元,將安全性不足的東、西、南棟舊校舍全數拆除並規畫重建。然於111年度辦理規畫設計時,因疫情衝擊致營建物料及工資雙漲,縣府自籌8400萬配合款,總工程費增至1億5425萬7000元,至112年6月才順利發包,並於今年10月15日竣工。
新建工程為地上3層的教學大樓,包括一般教室9間、教職員辦公室2間、校長室1間、廁所6間及附屬空間等,總樓地板面積近700坪,煥然一新的建物與北棟大樓和逢甲紀念館相互輝映,形成內聚教學空間。教學大學的設計,延續了銅鑼客家樸質情感與入文風情,採連續立面拱梁柱,遠眺雙峰山,融入宅院紅與桐花白等客家元素,梯間鐘塔有提醒學子掌握分秒學習的寓意。
縣長鍾東錦感謝教育部與地方各界齊心努力,順利完成融入客家元素的新建教學大樓。鍾東錦說,校舍不斷更新固然是好事,但究竟要不要新建教室及如何選擇適當的校舍地點也非常重要,像大湖武榮國小校舍還很新,學校卻已裁撤,這樣就無法達到預期效益;他指示教育處要評估國小學區未來5年出生率及國中未來10年的學生數,再審慎評估新建校舍與否?未來將以每年縮減1所學生數偏少的小學校為目標,但會視距離學校遠近提供學生每月5000到1萬元不等的交通補助,讓學子到大學校就讀,可以有同儕互動、彼此砥礪,絕對有助其學習和身心發展,同時也把教育的量能最大化。
鍾東錦表示,文林國中過去人才輩出,期待未來繼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學有所成後返鄉服務。他進一步指出,儘管學生有再多的才藝或體育專長,仍舊要以首重課業學習,養成閱讀和運動的好習慣,這些都會影響個人未來的思維和成就,希望學校在校長的帶領下不斷精進學業,尤其在國中會考成績,能有優異的表現,成為一所名副其實「文人如林」的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