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領航.行政革新:臺北市教育局創新雙軌培訓模式,激盪 AI 創新能量
發佈日期: 2025-10-17 19:40:15
發佈單位: 臺北市
發佈部門: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原始連接: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D69B110DE5C35C4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請轉交文教記者)
- 業務聯絡: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卓育欣科長 0905-843-479
- 新聞聯絡: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10月17日】
【主題:AI 領航.行政革新 臺北市教育局創新雙軌培訓模式,激盪 AI 創新能量】
【臺北報導】
人工智慧不是冰冷的方程式,而是重塑教育行政與公共服務的新契機。為強化教育體系同仁對人工智慧應用的理解與實作能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啟動雙軌培訓模式,於今年9月至12月,針對校長舉辦「AI 素養工作坊」,同時為教育局科室主管與同仁辦理「AI 創新服務共識營」,從領導階層到行政實務,全面推動 AI 素養與應用的深化發展,展現臺北市在教育 AI 領航、數位創新及學習升級的前瞻佈局。
「國小校長 AI 素養工作坊」依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歐盟委員會《國中小 AI 素養框架》之精神,共規劃 5 堂連貫性課程,內容涵蓋「深化互動與思辨(認識 AI)」、「引領協作與創造(設計/創造 AI)」、「建構治理與管理(管理 AI)」及「啟發設計與應用(設計/影響 AI)」等四大核心領域,並結合生成式 AI 實務應用(如 ChatGPT、GoogleGemini 等),強調 STEAM 跨域整合,並探討 AI 倫理思辨與偏誤等關鍵議題,最終目標是引導各校產出具體可行的「校本 AI 教育願景與行動方案」,將領導知能轉化為校園實踐。9月26日已進行第一堂研習,由本市永建國小林裕勝校長擔任主講者,以「與 AI 的批判性互動與倫理思辨」為題,分享「AI 如何影響教育與社會」及「解讀 OECD 框架與國際趨勢」,透過實際案例瞭解辨識 AI 的偏見與風險,期望培養校長 AI 素養與校園現況分析,建立批判性思維框架。
教育局另於 10 月 16 日至 17 日舉辦「AI 創新服務共識營」,對象包括教育局內各科室主管與行政同仁,以探索人工智慧在政府機關及公共服務中的多元應用為主軸,課程內容涵蓋理論解析與實務操作,包括生成式 AI 的種類與使用、AI 與公共服務的未來趨勢,以及政府機關 AI 應用場景等多個層面,同時安排以使用者為設計導向的實作工作坊,期望帶動機關內公務員從使用者需求出發,藉由實務議題演練,構思如何將人工智慧融入教育行政與公共服務之中。第一堂課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李達生教授擔任講師,與大家分享 AI 在政府機關的應用場景,接著則由工研院廖肇弘數位訓練長帶領學員實際運用 AI 工具,解決實務議題。參加的學員都表示這次課程帶來的收穫滿滿,不論是從理論知識、案例分析還是實務操作,都幫助大家發現 AI 對政府機關應用的多樣性。學員們也認為,無論是在政策數據化管理、行政決策智慧治理,或是公共服務的優化等方面,人工智慧的應用都將帶來實質的效益與幫助。
教育局指出,AI 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教育轉型的關鍵推手,後續教育局將提供學校行政人員 Gemini 等 AI 工具,並規劃跨校工作組研發客製化 AI 助理,落實 AI 應用與行政減量。此次透過校長與教育局行政人員的雙軌培訓,從決策領導到實務執行,建立完整的 AI 推動體系,讓 AI 成為教育行政人員與校長最可靠的夥伴。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推動智慧教育與數位創新,強化教育現場的 AI 應用能量,打造兼具人文關懷與科技創新的教育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