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臣遠代理市長 114 年國慶升旗典禮致詞全文
發佈日期: 2025-10-10
發佈單位: 新竹市
許修睿議長、余邦彥副議長 、憲兵指揮部新竹憲兵隊鄭穎鈴隊長、後備指揮部何僑軒指揮官、新竹榮民服務處鞠宗顯處長、新竹榮民之家白恩惠主任、國民黨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新竹市議會國民黨團陳慶齡總召、新連線政團李國璋總召,各位市府同仁、議員、里長、校長,以及現場所有市民朋友、媒體先進,還有在直播前收看的網友們,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天是中華民國 114 年國慶日。臣遠代表新竹市政府,向這片土地、也向每一位曾經為它努力的人,致上最深的敬意。中華民國走過一百一十四年,歷經戰火與艱難,也走過改革與重建,靠的不是奇蹟,而是每一代人民對民主、自由與生活的堅持。國慶,不只是升旗典禮,更是我們共同團結守護這個國家,用行動打造自己心中理想幸福家園的展現。
新竹市從三百年前的竹塹城,到今天的科技首都,始終是推動台灣向前的關鍵力量。無數半導體產品從新竹市研發、生產,再銷向世界。從迎曦門到新竹科學園區,從城隍廟到 AI 創新,新竹市在歷史與未來之間,搭起了一座幸福橋樑。
臣遠與市府團隊秉持高虹安市長「安居科技城」的藍圖,以「幸福真永遠」為目標,無論是財政、經濟、社福、教育、永續還是交通,每一項建設或政策都不是冷冰冰的,而是為了讓市民在日常中感受到更安心、更踏實的幸福。未來,我們會在議會的支持下,以「零負債、發現金、穩經濟、強社福、拚建設」為施政主軸,讓幸福不只是口號,而是市民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狀態。
首先,城市要幸福,財政就必須穩健。市府三年來嚴守財政紀律,成功減少市庫債務 68 億元,統籌分配款更爭取到三倍成長。115 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 467.27 億元、歲出共編列 437.16 億元,均為有史以來最高。歲入歲出相抵結餘 30.11 億元,將用於償還債務及因應中央補助變動,穩定財政是為了有更多力量投資市民、投資未來,也為新竹市邁向零負債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國際變局與新關稅衝擊,市府預先成立「關稅應變專案小組」協助在地企業,同時編列預算推動「振興經濟消費金計畫」,預計明年發放每位市民 5,000 元消費金,刺激內需、活絡商圈,讓市民感受到政府在關鍵時刻與大家站在一起。
去年首次舉辦的「新竹購物節」創造 54 億元營業額,證明只要政府舞台搭得好,市民和產業就能一起拚出更強的經濟活力。今年購物節已正式啟動,我們同步推動「巨城+舊城」雙城振興策略,讓傳統商圈重新找回人潮與希望。我們也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簽署合作意向書,讓新竹市走向國際,不只是科技,也有品牌與文化。
幸福城市的核心,是有人照顧、有人陪伴。市府升級敬老卡,社福點數,今年 11 月起從每月 600 提升至 800,並擴大使用範圍;推動「緊急救援服務 2.0」,發放行動照護錶,守護身障與高齡者的每一天;提供帶狀皰疹疫苗補助,讓五十歲以上長輩每人可獲兩千元,減少疾病風險。對於無法領取安老津貼且設籍滿十年的長者,在符合排富條件的前提下,明年也將發放一萬元「愛老津貼」,因為在新竹市,沒有人應該被遺漏。
育兒政策方面,市府推動「從懷孕到育兒,全程支持」,放寬「好孕專車」使用限制、建置「月嫂媒合平台」、加碼托育補助並擴充定點臨托服務量能,明年起更將加碼育兒津貼每月 1,000 元,就是希望每一個想成家的年輕人,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依靠。
而要讓照顧服務能做得更快、更好,市府明年首次編列里長公務電動機車與每里 12 萬元建設費,讓第一線服務更有力量。新竹通 APP 也正式推出,疫苗預約、市政陳情、線上申辦,都能一機完成,真正做到「服務在身邊」。
教育是幸福的起點,也是城市最長遠的投資。市府今年已經投入超過二億五千萬元改善校園環境,港南國小新校舍啟用、香山綜合休閒運動館正式開放,新竹數位實驗高中也順利開學,每一項建設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未來走得更遠。
幸福的家園,也必須同時兼具永續、文化與美感。今年新竹市榮獲「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並奪下六項永續行動大獎;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公有建築導入節電系統,雨水回收與綠建築全面展開,讓城市更乾淨也更舒適。文化景觀方面,香山濕地藝術季與漁產品直銷中心改建成為亮點,多項活動計劃榮獲國際大獎肯定,讓新竹市真正成為「生活就是風景」的幸福城市。
交通建設向來也是臣遠最重視的工作,市府推動交通建設不是為了追求數據表現,而是為了讓每一位市民少一分鐘塞車、多一分安心。
首條全電動先導公車在去年底正式上路,班距加密、首次直達科學園區,累積載客已突破二十六萬人次;智慧站牌與候車亭持續擴充,YouBike 站點成長至超過一百站,年底還會加入電輔車。公有停車場充電樁已完成 73 槍,年底將擴大至 268 槍,也同步建置大客車充電設施,為 2030 年全面電動化奠定基礎。智慧停車柱與新停車場從平面到立體加速建置,只為讓市民「好開車、好搭車、好騎車」,讓每一段路都更順、更安心,實踐智慧交通願景。
這些努力,也獲得各界肯定。2025 年《遠見》縣市競爭力調查,新竹市榮登非六都第二,更被評為進步幅度最大的城市,在醫療衛生與社會永續面向更奪全國第一,被譽為「醫衛典範之城」。同時,《天下雜誌》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也給予高度評價,文教全國第一、經濟全國第三,「慢老城市」評比更居非六都第二,證明新竹市是一座可以成長,也可以安老的城市。
當然,城市向前走,也要正視挑戰。「市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常常說如果台灣是世界經濟的中心,那麼新竹市就是驅動全球半導體的 CPU 城市。我們有一流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流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半導體研究中心,有舉世聞名的台積電、有一流的產業、一流的科研機構、一流的學術單位、一流的市民、一流的市政團隊、一流的國慶,中華民國 114 年生日快樂。
國慶,是歷史的回望,也是對未來的宣示。從長者的笑容,到孩子的夢想;從商圈的復甦,到校舍的完工;從一座空橋的落成,到一條道路的改善,這些,就是屬於新竹市的「日常幸福」。未來,我們要打造的不只是「安居科技城」,更是一座讓人安身、安心、安老,「幸福真永遠」的城市。
幸福城市不只是口號,而是具體在實踐。高市長上任至今,我們成功,減債、建設、強化社會福利,明年將迎來史上最高的總預算。我們也期盼議會的支持能夠在明年實現到零負債、發現金、強社福、穩經濟、拼建設的施政理念。最後,我要在這邊祝福中華民國生日快樂,願台灣、願新竹市都可以和平永續,我們期待的是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家庭和樂,期待新竹市繁榮昌盛,所有市民朋友都可以闔家平安、幸福真永遠。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