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臺北勞工影展 10/25-10/31 於誠品電影院放映,快來免費索票看電影吧!
發佈日期: 2025-10-09 19:40:14
發佈單位: 臺北市
發佈部門: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原始連接: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D0042A87C2F0270A&s=A424318A49F24D40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舉辦第 10 屆勞工影展,114 年 10 月 25 日至 31 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誠品電影院免費放映,共有 16 部影片放映 21 場次,即日起可於 KKTIX 線上索票,票券有限,每人每場次限索 1 張,索完為止,千萬不要錯過喔。
今年主題為「鏡頭的背後是平等的渴望」,影展專題精選 8 部備受國際肯定的院線片,題材涉及職場霸凌、醫護體系崩解過勞、身心障礙者勞動處境、職人精神、聽障者的身分認同,到新世代的邊緣處境及 AI 科技對就業的衝擊,也有從性別視角切入,揭示職場中的性騷擾、性暴力及制度性壓迫,橫跨劇情、紀錄與社會寫實的影片,包含:
- 《誘見巴黎最後探戈》 由潔西卡‧帕盧執導,從聚光燈後的權力結構出發,揭露職場中的性別暴力及權力壓迫,直擊演藝圈的性別權力結構。
- 《黑箱日記》 為日本記者伊藤詩織執導的紀錄片,以血淚控訴日本媒體產業對性侵事件的沉默包庇,當性侵不只是私人問題,而是整個體制如何共謀並壓制受害者的聲音,她在日本保守的社會及法律環境中尋求正義的經歷,為日本#MeToo運動樹立了重要里程碑。
- 《失控夜班》 揭露醫護人員在資源、人力不足下的壓力與崩解,導演佩特拉‧沃爾普憑該片代表瑞士角逐 2026 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
- 《AI時代》 由義大利 – 瑞典導演艾瑞‧甘迪尼操刀,宏觀審視人工智慧如何重新定義勞動者的位置,並挑戰原有的制度與價值觀。
- 《看我今天怎麼說》 關注障礙者與聽語社群在現代教育與社會結構中的掙扎,讓聽障者的掙扎與勇氣被看見。
- 《非想非非想》 用鏡頭凝視職人的專注與堅持,記錄「優人神鼓」的職人精神,不僅是產線的一部分,更是文化與記憶的載體。
-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 入圍威尼斯影展最佳紀錄片,以西方視角介紹動畫大師的創作職涯歷程,呈現創作者內在的掙扎與堅持。
- 《破地獄》 從殯儀業連結家庭與信仰,別開生面地從殯儀業與民俗文化出發,生活化的呈現「勞動即人生」的命題,探討勞動如何連結家庭、傳承及信仰。
同時,也納入 8 部勞動金像獎入圍作品,不僅呈現勞工處境,也深入挖掘社會制度、文化傳承、身分認同與生命選擇等議題,包含:
- 《午夜放映》 以影像詩的手法呈現夜間勞動者的姿態,既具詩意,帶來勞動新美學的觀看體驗。
- 《未曾遠去》 由金馬男配角陳慕義及新銳演員黃雋智主演,從單親家庭父子情感切入計程車司機的日常,敘事流暢,情感深切。
- 《計程車內,計程車外》 以青年勞動為焦點,探索身兼演員及計程車司機的主角凱福,如何在追隨夢想及載客生活間尋找方向。
- 《飛機飛過的時候》 紀錄台灣的移工媽媽成為母親後面臨的懷孕、待產、育兒及與孩子分離的艱難處境及親情抉擇,反映在異鄉的生命旅程與親情之間的連結,也凸顯當今法令及制度面的問題及落差。
- 《新春農場》 描繪聽障青年,透過務農及學習知識而逐步自立的過程。
- 《極樂世界3-好好工作.工作好好》 以身障者人權為軸心,關注精障者的生活需求及平權之路,藉由勞動及身心狀態的辯證,提出值得社會深思的問題。
- 《歡迎來到北車大客廳》 描述 4 名不同世代的印尼女性看護工,休假來到台北車站大廳,短暫擺脫看護工的身分,盡情展現自己,以城市空間為場域,揭示人們的流動與交錯,延伸對跨國移工議題的思考。
- 《鑑往織來》 將泰雅編織文化傳承、職人勞動與青年返鄉等議題緊密交織,議題涵蓋制度、文化、身分與生命選擇。
場次表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