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新生命-帶你見證海廢的華麗轉生
發佈日期: 2025-09-25
發佈單位: 海洋保育署
原始連接: https://www.oca.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509250001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第25期「海洋漫波」季刊今(25)日出刊,本期主題為「海廢的華麗轉生」,將透過8個主題單元及12位海洋保育領域的從業人員、學者、藝術家的角度帶領讀者深度瞭解臺灣的海廢重生成果,海洋廢棄物不再只是污染大海的垃圾,更在藝術、建材及生活用品等領域中,被賦予全新的生命與意義,同時與海洋保育連結延伸出一系列議題與探討。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本期前兩單元著重在國際海洋保育發展的政策面,「汪洋絮語」單元刊載我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第24屆海洋及漁業工作小組會議」與各國分享台灣在海漂(底)廢棄物調查成果且讓政策能持續與國際接軌,真正有機會落實公民參與。「浪潮焦點」單元則分享於113年底出版的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內容,聚焦水質監測、應變能力、源頭控管及全民參與四大政策,期盼能在多方合作下,共同實現2030潔淨海洋的永續目標。
海保署說明,本次季刊除海洋保育發展政策外,也刊載有關海廢再利用所創作的藝術品與再生產品,如在「蔚藍巡禮」單元分享林純用藝術家以回收板材與海洋廢棄物製作一比一等比例的抹香鯨骨架;華美光學科技以廢漁網製作環保且時尚的再生眼鏡;臺灣包袋品牌deya為了實現環保永續理念,打造以海洋廢棄物為原料的「海廢包」等,透過各領域專家的再生技術與藝術創作,轉譯台灣對海廢再利用的見解與成果。
海保署補充,「擁抱藍海」單元邀請高雄市南台灣釣魚人大聯盟協會理事長,分享在西子灣垂釣區的海廢藝術牆,以及當地對海洋保育的實際行動。「協力藍圖」單元邀請榮獲桃園市環保艦隊特優肯定的邱駿杰船長,分享環保艦隊在海上打撈海洋廢棄物的心得,以及保護海洋的心意。「未來的海」單元則分享公民科學如何實踐於調查海漂底廢棄物。「與海同行」單元則介紹由海保署主辦的海洋廢棄物展覽《SEA YOU海洋的見證與再造》,並邀請洪以柔策展人分享其於巡迴展覽中,是如何在大眾心中植入永續海洋的觀念。最後「海海人生」單元中則邀請宜蘭大溪漁港的黃士洋船長,集合漁民、政府與民間企業之力,協力蓋了一棟海廢轉生暫置所,讓打撈上岸的海洋廢棄物能在現地減容再生。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育出版品>海洋保育季刊)閱覽。
權責機關及發言人: 海洋保育署施義哲副署長
聯絡電話: 0905167616
發稿日期: 11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