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機會中心好學習 ─ 家傳味與數位影像交會 銅鑼飲食記憶嶄新書寫
發佈日期: 2025-09-08 16:45:00
發佈單位: 苗栗縣
為推廣地方數位學習,帶動社區數位資訊能力提升,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基金會合作輔導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期望透過苗栗縣8處數位機會中心(以下簡稱DOC)的設置打造社區數位共享環境,提供免費的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以增進民眾數位應用能力,進而推動在地特色數位行銷。
日前,銅鑼DOC於中平社區開設「山風海味—竹苗飲食記憶」課程,由紀錄片導演王治德授課,透過家常料理、食物攝影與影片剪輯,引導學員回溯自身的飲食記憶,並學習以數位影像記錄文化,讓熟悉的菜餚不再只是餐桌上的味道,更是家族故事的延續與文化傳承的載體。
課堂上,中平學員分享記憶中的家常菜,有兒時大家族聚在一起享受的豬油渣拌飯,全家一起動手包的手工水餃,還有童年時期誤以為是「臘肉」的加了五香粉、風味迷人的田鼠肉,都引起大家的回憶與共鳴!其中,有位DOC學員分享「苦瓜燜蛋」,回憶父親從小讓他們吃最苦的「山苦瓜」,背後的用意不只是營養,而是希望孩子們從味覺開始學會「吃苦」─吃過最苦的,未來遇到的苦便不覺得難熬。成年之後,她在人生歷練中逐漸明白父親的「苦心」,如今,她也把這樣的觀念傳承給下一代,苦瓜的苦,成了孩子們日後面對人生苦難的預習;而家中餐桌,則成了默默傳遞人生哲理的地方。
為了讓這些有故事的菜餚不被時代遺忘,治德老師安排了美食攝影實作,從最基礎的光線運用教起,說明不同光色對食材觀感的影響,例如紅黃光能讓肉品更顯鮮嫩,白光則凸顯蔬果的清新。接著介紹「三點布光」與「九宮格構圖法」,並結合擺盤技巧,鼓勵學員選用布料、器皿與點綴物,打造出具有故事性的畫面。透過一張張自己拍下的照片,學員不僅學會拍攝,更學會欣賞日常的美好與背後的意義。
課堂後段,治德老師也帶領大家進一步學習影片剪輯,從素材剪接、時間軸編排,到如何刪除冗餘片段、加入過場與字幕,學員逐步熟悉影像語言的基本邏輯。進階部分再加入圖層疊加、音量控制與文字動畫,讓影片更具豐富層次與情感溫度。不論是訪談長輩回憶料理故事,或是重現料理過程的畫面,學員皆能實作剪出屬於自己的飲食記憶影片。
「山風海味—竹苗飲食記憶」課程,不僅傳授了實用的數位技能,更重要的是喚起每位學員對家、對土地、對味道的記憶與情感。從一鍋苦瓜燜蛋出發,走進影像的世界,再走回心裡的回憶,那些家傳的味道、父母的智慧、文化的根,透過光影被重新述說,將社區居民的生活經驗轉化為可保存、可傳遞的文化資產,未來也盼望透過影像的紀錄,持續讓每一道菜、每一個故事,都能在新世代中延續發酵。
縣長鍾東錦表示,期望透過數位機會中心之設置,普及偏鄉數位應用、深耕民眾數位關懷及創造地方數位機會,也期待苗栗縣社區民眾能透過數位機會中心打造偏鄉數位應用亮點,創造更多促進經濟與文化展現機會,共創實踐數位的璀璨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