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第25週內政統計通報(男性結婚年齡普遍大於女性,各年齡層平均差距整體在7歲以內)
發佈日期:2025-06-21 02:00:00
發佈單位:內政部
發佈部門:
原始連接: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9&s=328924
- 依年齡層觀察,結婚配對雖有男性年齡較長的情況,但仍以相似年齡層或男性較女性高1個年齡層(1-5歲)情形較多。
- 男性與女性婚齡層與其配偶之平均差距,整體均在7歲以內。
- *依學歷觀察,婚配集中在人數較多的「專科及大學」及與其高一階的「碩士」或低一階的「高中(職)」配對為主。*
***近年「少子女化」成為已開發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政府及學術機構積極探尋其發生成因,期望找出改善或減緩發生之方法。而擇偶於婚育過程至關重要,爰就112年7月至113年6月底結婚登記情形,觀察男女雙方在不同「年齡」及「教育程度」差距,統計國人實際擇偶現況,瞭解擇偶婚姻階梯之輪廓。***
***一、觀察年齡層結婚配對比率*******
各年齡層配對占比,以男女同為「26-30歲」及「31-35歲」最多,分別占總結婚對數的18.67%、15.55%,接續為男性高於女性1個年齡層*[1]*(1-5歲)較多,如「31-35歲」男性與「26-30歲」女性結婚占10.59%,「36-40歲」男性與「31-35歲」女性結婚占6.12%,前4種情況占總體結婚對數5成。
而結婚年齡女性高於男性者比率不高,以「31-35歲」女性與「26-30歲」男性結婚占3.73%,及「36-40歲」女性與「31-35歲」男性結婚占2.17%較多,另觀察差距2個年齡層男性大於女性之情況,以「36-40歲」男性與「26-30歲」女性結婚占2.44%最多,其餘狀況皆在2%以內。
男女性各年齡層結婚情形:男性以「31-35歲」占30.26%最多,女性則以「26-30歲」占34.05%較多,分別為主要的適婚年齡,且在各年齡層皆以「男性大於女性」比率較高。女性「41-45歲」年齡層有27.02%大於男性,但僅占總結婚對數的1.64%。
二、觀察配偶平均年齡差距:****
(一)男性各年齡層與配偶年齡差距
以25歲為分界,25歲以下,年齡平均較配偶小,25歲以上,則反之。男性在「20歲以下」及「21-25歲」年齡層,平均較配偶分別小1.24歲、0.46歲;26歲以後,男性各年齡層平均較配偶為長,而隨年齡增加,與其配偶之年齡差距亦逐漸擴大,由「26-30歲」的0.25歲,增加至「51歲以上」的6.61歲。
(二)女性各年齡層與配偶年齡差距
僅「20歲以下」平均較配偶年長1.24歲,惟該年齡級距僅占總結婚對數的1.90%;其餘各年齡層,平均年齡皆較配偶為低,以「21-25歲」平均較配偶低3.45歲差距最大,隨年齡增加至「36-40歲」年齡差距平均在1.08歲最少,爾後隨年齡增加後差距又逐漸擴大,「51歲以上」平均年齡差距擴大至3.01歲。
三、觀察教育程度結婚配對比率****
結婚配對中,男女皆為「專科及大學」學歷者占44.27%最多,男性為「碩士」女性為「專科及大學」學歷占10.48%次之,男性為「高中(職)」女性為「專科及大學」學歷占10.36%居第3,其餘依序男女同為「高中(職)」、男性為「專科及大學」女性為「高中(職)」、男女同為「碩士」及男性為「專科及大學」女性為「碩士」學歷者,分別占8.98%、6.42%、5.52%及4.88%,7種狀況占總結婚對數逾9成。
婚配狀況集中在人數較多的「專科及大學」及與其高一階的「碩士」或低一階的「高中(職)」配對為主,而「男高女低」及「女高男低」狀況皆普遍存在,較無明顯差異。
*在婚姻配對中,男女結婚年齡多在「26-35歲」間,男性略長於女性,而多數人在尋找伴侶都傾向尋找與自己「年齡」或「教育程度」相仿的對象。近年本部積極舉辦單身聯誼活動,提供未婚者彼此認識及交友管道,亦推動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等政策,減少青年居住負擔,提供穩定的婚育場所,讓國人安心成家無後顧之憂。*
[1] 本分析年齡層將每5歲(1-5歲)分為一級距,分為「20歲以下」、「21-25歲」、「26-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46-50歲」及「超過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