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大愛典範陳樹菊女士 臺東大學7日畢典將頒授名譽博士殊榮
發佈日期:2025-06-06 04:09:00
發佈單位:臺東縣
發佈部門:
原始連接:https://www.taitung.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139866
善行大愛典範陳樹菊女士 臺東大學7日畢典將頒授名譽博士殊榮
新聞來源:國立臺東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將於民國114年6月7日,在畢業典禮中頒授陳樹菊女士名譽博士學位。當天由臺東縣政府王志輝副縣長擔任引言,社會處陳淑蘭處長陪同陳樹菊女士出席,她的母校仁愛國小曹音鵬校長帶領學童獻花。臺東馬偕紀念醫院、臺東縣阿尼色弗兒童之家、佛光山等曾受陳樹菊女士捐贈之機構代表,也將到場觀禮。陳樹菊女士一生承擔家庭重任,同時不忘關懷社會,身體力行「自助互助、扶弱濟困」之精神,其大愛善行,堪為本校師生楷模。其崇高品格與無私奉獻,與本校致力培養具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之人才之教育理念深度契合,誠為本校之光。
陳樹菊女士民國39年生於雲林縣,其後定居臺東;幼年喪母後,她一肩挑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在光線昏暗、狹仄逼人的臺東中央市場裡勤奮工作,每每成為中央市場最後營業的攤位。面對命運殘酷的打擊,她無懼無畏,毫不退縮,她資助兄長就學、撫養弟妹成人。積累賣菜微薄的分毫收入,濟助弱勢與奉獻臺東醫療和教育體系,數十年來累積捐款數千萬元。那佝僂的背影,慈祥的笑容,是中央市場微弱光線中,最令人感動的所在。
陳樹菊女士善行足跡遍及教育、醫療與社會關懷。自82年起,她遵照父親遺願捐獻100萬元予佛光學院;86年捐贈100萬元協助母校仁愛國小興建圖書館,90年再投入450萬元設立獎學金,讓經濟困難的孩子得以安心求學。99年,儘管她因被倒會而影響經濟狀況,但仍「一諾百萬」,捐款一百萬元給收容孤兒的「阿尼色弗兒童之家」。101年她將麥格塞塞獎150萬元獎金,全數捐贈臺東馬偕醫院;107年更捐出價值1600萬元的壽險保單,委託臺東馬偕紀念醫院與臺東基督教醫院共同成立「陳樹菊醫療貧困暨癌友關懷基金」;110年再捐贈臺東縣政府1500萬元,成立「生產暨急難慰助基金」,期盼每個新生命都能平安降臨人世。
陳樹菊女士的善行如漣漪般擴散,持續溫暖人心並屢獲國際肯定。她陸續榮獲《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英雄」第8位、《富比士》雜誌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第48位、《讀者文摘》第4屆亞洲英雄,教育部頒贈一等教育文化獎章等殊榮,彰顯了無私大愛的深遠影響。107年更有一顆編號278986號的小行星以她為名,永恆見證這份美德。這位來自傳統市場的平凡女子,以最不平凡的愛心,讓臺灣的溫暖情懷在國際舞臺上閃閃發光。
如今,陳樹菊女士的生命故事已成為孩子們課本中最珍貴的品德教材。自108年起,翰林版小學五年級國語課本收錄這位溫暖阿嬤的童年歲月,讓學童從中體悟「自助互助、關懷弱勢」的崇高品格。她以平凡而偉大的人生詮釋一個深刻道理:「即使是平凡人,也能用善念點亮整個世界」;這份教育意涵,正體現臺東大學致力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她的每一份善行,如燈塔般指引著無數需要幫助的生命,傳遞著真正的愛與無畏勇氣。
篤信佛教的陳樹菊女士,素來為人低調謙遜,面對本校擬頒授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之提議,初時屢次婉拒,謙稱自己「學養德性不足,不敢受此學位」。後經鄭憲宗校長以「讓愛傳出去」之理念動之以情,並闡述本校致力於形塑社會善良風氣、推廣人文關懷精神之初衷,陳女士方深為感動,欣然勉予接受,並應允於典禮當日發表感言,與在場畢業生分享人生信念。
期許藉由陳樹菊名譽博士的典範,引導本校師生以及社會大眾,效法陳樹菊名譽博士的精神典範,懷抱善念初心,積極貢獻己力,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共創溫暖而有希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