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打拚竹縣30年榮景信念 楊文科施政報告細數成果
發佈日期:2025-05-09 13:37:00
發佈單位:新竹縣
發佈部門:
原始連接:https://www.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153&s=271735
新竹縣議會舉辦第20屆第5次定期會,新竹縣長楊文科今(9日)率縣府團隊施政報告,逐一說明「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樂安居」四大施政主軸及概況。他表示,自上任以來始終懷抱著一個信念,要為新竹縣的未來30年打下穩固根基,感謝議會監督縣政及支持,使縣政藍圖得以逐步實現,也懇請議會繼續與縣府並肩同行,讓新竹縣的未來更加耀眼!
縣長楊文科表示,在上任的6年4個多月以來,他始終秉持「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以民之利而利之」的施政初衷,事事從民眾角度出發。回首這些年,從第一哩路到現在的每一步,縣府團隊都走得踏實且堅定,就像熬一鍋好湯,時間越久越入味,不畏辛勞,只為成就更美好的新竹縣。
他提出五支箭、十大交通建設、共融式特色公園、綠色海岸風景遊憩計畫等縣政藍圖,希望透過有系統、有節奏的推動,讓新竹縣一步步脫胎換骨,不只為當下解決問題,更為未來鋪路。
在重大建設方面,包括新竹縣AI智慧園區、台知園區、科學園區三期擴建、焚化爐興建、台一線替代道路等,皆已進入實質進展,從藍圖轉為現實。其中,AI智慧園區已吸引智邦科技、義隆電子、普生及緯創資通等大廠進駐,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園區內的AI願景館也即將動工,未來將設置國際會議廳、創新育成與研發中心,打造新竹縣成為智慧產業的示範基地。
而台知園區在中央支持下,預計114年底完成正式聽證,為未來台灣科技產業擴張預留重要腹地。科學園區三期計畫也已進入審議階段,全力爭取通過,繼續厚植竹縣的科技能量。在垃圾自主處理方面,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已於去年點火試運轉,預計今年正式營運,將有效解決多年以來的垃圾去化困境。
生命紀念園區則採「就近治喪」辦理,協助各鄉鎮市提升殯葬服務量能與品質,包括五峰、尖石、寶山、竹東、新埔、關西等地的設施優化,及竹北的公墓整併與功能盤點。同時也著手研擬《殯葬管理自治條例》保障基本權益,並打造更人性化、更有尊嚴的殯葬制度。
楊文科提到,十大交通建設方面,總動支經費逾百億元,涵蓋台一線替代道路、台68線延伸、湖口第二交流道、內灣連外道路拓寬與新闢、竹北經國大橋等各項重大工程,全力打通區域交通瓶頸,改善通勤品質、帶動觀光產業。
而教育是永續的根本,縣府提出「高中五大方案」,預計至116學年度增設29班至33班、提供逾千名就學機會。從縣立實驗高中新設、湖口高中遷建、六家高中增班,到文興與自強高中轉型升級,致力打造更完善、更多元的學習環境。
在長者照顧方面,自108年起,將敬老福利津貼調高至每月3000元,百歲人瑞更享有每月8000元。僅去年10月至今年3月間,已發出近23萬人次、金額逾6億7000萬元;另自111年起推動的敬老禮金政策,針對設籍滿十年長者每年發放1萬元,113年度已核發逾3500萬元。楊縣長說,這不只是數字,更是一份感謝與承諾。
去年9月《遠見雜誌》公布「2024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結果,新竹縣在治安、生活品質與現代化等面向表現出色,獲評為「生活質感典範之城」。這份榮耀不只是外界給縣府團隊的掌聲,更是每一位縣民共同守護家園的成果與驕傲。另外,在數位治理上,新竹縣已連續六年獲得數位發展部「資料開放金質獎」,更於今年勇奪第二組地方政府第1名。
楊文科強調,新竹縣是一座靠科技立足世界舞台的城市,是無數工程師、技術人員與勞工共同築起的家,面對國際政經變局,以及美國課徵32%高額關稅的挑戰,縣府絕不讓努力白費。
新竹縣與中臺灣七縣市攜手共同研議對策,達成七項共識,包括支持行政院880億協助方案、呼籲公股銀行不抽銀根、擴大非美市場、研擬勞工照顧方案等,展現地方政府的團結與決心。
縣府亦成立跨局處小組,深入企業了解實際需求,從貸款利率、能源供應到企業ESG轉型挑戰,全力彙整、分析、行動。同時也逐步規劃補助廠商參展及拓展國際市場,協助業者轉危為機。
最後,楊縣長再次衷心感謝議會長期以來的鞭策與支持,「縣政之路,唯有前行,不容停歇」,縣府團隊將持續秉持「老中青幼通通照顧」的施政核心,與議會攜手打造「科技首都.幸福竹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