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青行動精彩綻放」 宜蘭縣表揚青志獎獲獎青年志工團隊
發佈日期:2025-04-24 11:00:00
發佈單位:宜蘭縣
發佈部門:
原始連接:https://www.e-land.gov.tw/News_Content.aspx?n=2720&s=243992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第2屆青志獎(青年志工行動競賽表揚計畫)」獲獎團隊出爐,宜蘭縣共有6隊青年團隊獲獎,包括1隊樂苗新秀獎及5隊佳行獎,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表揚獎勵本次獲獎團隊53位青年及7位指導老師,獎勵學生發揮關懷在地的心,團結力量投入服務,也感謝老師的指導帶領。
為鼓舞青年朋友投入志願服務,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多年來舉辦競賽,表揚績優青年志工團隊與運用單位,本次第2屆「青志獎」競爭激烈,有來自全國各縣市106組優秀青年志工團隊報名,僅有29組大專校院與社會青年團隊、20組高中職團隊進入決選,其中本縣有6隊脫穎而出,高中職組「跟著我做絕對隊」榮獲樂苗新秀獎,「蔬蔬food²」、「翰墨飄香志工隊」、「大里63」、「宜樂方程式」及「蘭陽青年人文社會工作坊」獲得佳行獎肯定,展現本縣青年在志願服務領域發光發熱,也顯示本縣推動青年志願服務培力的豐碩成績。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宜蘭青年們團結力量,把想法變成行動,榮獲「青志獎」肯定,他們利用課餘與工作之餘的時間擔任志工,服務的足跡遍及整個宜蘭,肯定大家展現高度的熱忱與愛心,令人欽佩,是最好的榜樣,更是宜蘭的驕傲。
其中「跟著我做絕對隊」是樂苗新秀獎得主,團員們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其中鄭伶巧、陳湘涵來自新住民二代,在宜萱婦幼關懷協會輔導下,他們組成團隊,用滿滿的熱情,課餘到宜蘭各社區擔任志工,用生活化的方式,帶領社區長輩認識越南傳統文化的美好,結合歌仔戲跟越南語的演出,讓大家親身感受越南文化魅力,如同他們計畫「越南越難,真的不難」,他們用充滿家鄉風味的越南美食及傳統服飾,建立交流橋梁,讓大家更靠近。
來自本縣高中生組成的「翰墨飄香志工隊」,是一支以書法為主題的志工隊,服務對象主要是新住民及新二代學童,年輕的團員們帶領大家,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學習書法,也陪伴學童建立文化認同與自信心,讓書法以有趣的方式走入生活,團隊成員更將書法轉化為與大家互動的體操舞,讓志工服務更加活潑有趣。
榮獲大專校院及社會青年組佳行獎4團隊,來自不同領域的青年,有社會青年,也有正在大學就讀的宜蘭囡仔,他們共同展現對宜蘭土地環境、教育、社會參與的關懷,結合自身專業,一起在志願服務展現熱血。「蔬蔬food²」從關注食物議題到實際行動的過程,團隊由一群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組成,他們到偏鄉南安國小、萬富國小、大溪國小及梗枋國小,以剩食食譜與食蟲料理,帶領小學生認識未來飲食,小學生們更嘗試體驗人工養殖昆蟲製成的蟲蟲料理,突破印象,引發學童認識未來食物的可能;「大里63」是一群充滿熱忱的宜蘭大學青年,最初因學校計畫來到大里,也讓他們留下來長期蹲點,以大里舊街為服務地點,這僅有700多人的地區,他們用石花凍手作工作坊、老街實境解謎及藝術創作與陪伴,邀請居民一起參與,以實際力量改變地方;「宜樂方程式」團隊擁有資訊專業背景,投入志工服務多年,接連獲得青志獎肯定,服務對象多為宜蘭國偏鄉弱勢的學童,他們與學校、社區及協會合作,用長期課輔陪伴,從積木工程中學習科學,過去3年間持續用熱情來守護每位孩童;「蘭陽青年人文社會工作坊」是第1屆青志獎「深耕服務獎」獲獎團隊,成立至今已5年,這群熱愛宜蘭的學生為了讓這份對宜蘭的愛能繼續延續,也透過轉型協會繼續行動,他們的「留青行動」關注宜蘭年長者長照、缺乏NGO、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期望透過一本刊物《留青》改變自己家鄉,做為行動的出發點,用刊物建立對話平台,也辦理留青大集合活動,讓更多交流在宜蘭發生。
今日的表揚活動,由「跟著我做絕對隊」帶來融合越南語的歌仔戲演出以及「翰墨飄香志工隊」書法體操舞蹈開場,現場充滿活力,本縣推動「青年培力志願服務及社會參與推廣計畫」,培力青年投入志願服務,也透過徵件獎勵青年組隊行動,團結力量服務在地,過去已獎勵10組團隊,55位青年投入志工服務,其中更有4組(蔬蔬food、跟著我做絕對隊、翰墨飄香志工隊及宜樂方程式)獲獎。為號召更多青年投入,「114年青年自組團隊參與行動徵件計畫」開始起跑,獎勵青年朋友自發、自組投入實際行動,邀集3人以上自組團隊,提出在宜蘭縣內的行動方案,每方案至少服務10小時,就有機會獲得行動獎勵金最高3萬元,即日起至4月30日開放投件申請,預計招募10團隊,歡迎青年以行動投入志願服務,一同展現影響力。
宜蘭縣政府表示,宜蘭青年集結力量,持續投入志願服務,帶動宜蘭的發展,傳遞善的溫暖,更獲得全國獎項肯定,展現宜蘭青年的活力熱血,期許透過表揚活動,分享青年們的熱情與善行,達到號召更多青年一起投入,本縣也將持續與青年攜手同行,透過青年志工計畫帶領青年投入社會參與,獎勵青年合作自組團隊參與行動,形成改變的力量。
更多計畫有關資訊,請洽「宜蘭縣政府青年事務科」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eelandyouthpower/?locale=zh\_TW),若有任何疑問請洽執行團隊余小姐ilandream@youthipalce.com。
獲獎團隊介紹:
一、跟著我做絕對隊
獲獎獎項:高中職組-樂苗新秀獎
(一)指導老師(1名):陳又綾老師
(二)團隊成員(6名):鄭伶巧、陳湘涵、陳誼臻、莊詠心、黃雨曦、林羿汝
(三)團隊介紹:
「跟著我做絕對隊」團員們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其中有來自新住民二代,他們用滿滿的熱情,帶領大家認識多元文化的美好,推動大家對於多元文化的理解,除了透過多媒體平台推廣越南語學習,本次計畫更精心策劃各種活動,讓大家親身體驗越南文化的魅力,包括充滿家鄉風味的越南美食、精緻的越南文物,以及充滿活力有趣的越南演出,透過文化交流,讓大家可以更靠近,他們期盼未來能將這份溫暖傳遞到更廣闊的地方,持續拓展服務範圍與更多單位合作,號召青年志工一起加入,影響更多人,讓更多人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美好。
二、翰墨飄香志工隊
獲獎獎項:高中職組-佳行獎
(一)指導老師(2名):藍靜宜老師、藍光銘老師
(二)團隊成員(6名):黃曉柔、葉柏承、階宇芊、林允芊、李芯瑜、余廷杰
(三)團隊介紹:
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文化的傳承,「翰墨飄香」團員希望透過書法推廣讓大家認識中華文化之美,希望透過書法與文字的認識,讓更大家找回文化歸屬感,透過志工活動的推動,年輕的團員們帶領大家,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重新認識書法,讓書法以更有趣的方式走入日常生活,他們也發現,書法除可以提升學童與大眾的語言能力、耐心及培養專注,參與的學生除了對書法產生了興趣,也成功創造自己的書法作品,團隊成員更將書法轉化為與大家同樂的體操舞,讓志工服務更加活潑有趣。
三、 蔬蔬food²
獲獎獎項:大專校院及社會青年組-佳行獎
(一)指導老師(1名):吳宛如老師
(二)團隊成員(6名):許箴、陳盈妤、黃晨育、吳莉雪、吳佳穎、謝佩霖
(三)團隊介紹:
團隊的成立是從關注議題食農教育、食物議題等到實際行動的過程,團隊是一個由一群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所組成的團隊,他們懷抱著對食農教育與食物議題的關注,並轉化為實際行動。他們深知,食物不僅是維繫生命的必需品,更是連結人與土地的橋樑,計畫以食農教育為主題,更將未來飲食新議題帶入宜蘭的國小校園,用食物議題咖啡館與蔬果調飲製作,讓參與的學童們親手調製蔬果飲品,甚至有機會品嚐未來食物的滋味讓同學可以親身感受食物,這些小學生們更嘗試體驗人工養殖昆蟲製成的食物,引發參與學生認識未來食物發展的可能,這樣的計畫成功改變小朋友們對食物的看法與認知,讓他們開始懂得珍惜食物,也對未來飲食有新的認識,未來團員希望與更多組織合作,讓永續成為日常。
四、大里63
獲獎獎項:大專校院及社會青年組-佳行獎
(一)指導老師(1名):蕭瑞民老師
(二)團隊成員(6名):劉玟婷、賴怡如、楊文甄、陳子堤、陳玟倩、王國宇
(三)團隊介紹:
團隊成員是一群充滿熱忱的宜蘭大學青年,計畫以宜蘭大里舊街社區的石頭屋為主要行動地點,在這個僅有700多人的地區,面對這個地區老齡化及人口外移問題,他們細膩地察覺到老齡化與人口外移的隱憂,卻也因此更堅定了留下的心意,決心以大里舊街的石頭屋為行動據點,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團隊決定留下,並展開行動,為這個地方帶來資源、活力及陪伴,計畫以石花凍手作工作坊、老街實境解謎及藝術創作與陪伴,邀請居民一起參與各項活動;起初他們的計畫也曾遭遇質疑,活動參與人數寥寥無幾,地方的認可度也還在緩慢累積,但他們沒有因此退縮,反而透過走訪社區,瞭解傾聽居民在教育、數位、醫療與交通的實際需求,努力將外部資源帶進大里,團隊的行動正在改變地方的未來,大里63,不只是地方的陪伴者,更是推動地方共好的行動者,這群年輕人正用他們的青春熱情與真摯行動,溫暖著這個古樸的社區,攜手與居民們一同描繪著更佳美好的未來。
五、宜樂方程式
獲獎獎項:大專校院及社會青年組-佳行獎
(一)指導老師(1名):黃朝曦老師
(二)團隊成員(10名):徐子期、蔡廷蔚、江靜涵、顏郁綺、方柏元、陳煒、顏佳歆、張祐瑋、吳邦政、賴宥蓁
(三)團隊介紹:
團隊是一群擁有資訊專業背景的夥伴,關注宜蘭在地數位落差大及教育資源不均的現象,特別是那些在數位學習上可能遇到困難的孩子們,因為看見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以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他們持續透過志願服務計畫,服務對象多為宜蘭國中小教育優先區及偏鄉學童,透過與學校、社區及協會合作,過去3年間持續將科學、科技知識用教育活動的方式帶給弱勢的小朋友,讓這些孩子們也能感受到科學與科技的魅力,活動的多元化及互動性也是團隊的特色,除了互動課程、趣味教案,更有科普列車,在志願服務中,他們也加入流浪動物保護等議題,希望孩子們在學習知識同時,也能培養生命關懷及愛護動物,未來希望永續投入服務,提供各社區及學校不同主題的帶狀的課程,持續產生社會影響力。
六、蘭陽青年人文社會工作坊
獲獎獎項:大專校院及社會青年組-佳行獎
(一)指導老師(1名):李佳芳老師
(二)團隊成員(19名):陳 廷、沈利倩、黃子芯、吳佳軒、金運程、張恩慈、曾崇禮、林子伶、沈瑞文、吳京玲、林紓緯、湯富傑、邱正顯、賴苡瑄、林彣真、林沁瑩、李奕儒、林孜晏、王 揚
(三)團隊介紹:
團隊成立至今已第5年,從過去國高中生慢慢已步入大學及社會,為了讓這份對宜蘭的愛與關懷能繼續延續,團隊也透過轉型為協會繼續他們的行動,「留青行動」關注宜蘭年長者長照、缺乏NGO、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團隊從一本刊物——《留青》做為行動的出發點,發行刊物,建立對話平台,從110年開始,已發行了12期,透過一篇篇的文字,記錄這片土地的故事,描繪著動人的人物群像,團隊希望建置留青教育平台(留青教育讀書會),建立長期平台,讓更多學生可以參與讀書會,另外刊物也會透過公益發行串聯宜蘭的商家,行銷地方,不僅推廣宜蘭的好物與人情味,更為這份行動注入了更多支持的力量;更希望這本刊物可以成為世代溝通的平台,邀請長輩擔任顧問,培力更陪伴;也辦理留青大集合的活動,讓更多交流在宜蘭發生,團隊透過他們的行動,透過這本刊物,正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