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歐生成式AI研討會」:生成式AI浪潮下,智慧財產權的挑戰與因應
發佈日期:2025-03-26 08:55:20
發佈單位:智慧財產局
發佈部門:
原始連接:https://www.tipo.gov.tw:443/tw/cp-85-1001195-94084-1.html
「2025臺歐生成式AI研討會」於114年3月25日(星期二)下午,在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舉辦,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廖承威局長、歐洲經貿辦事處谷力哲處長擔任致詞貴賓。
本次AI研討會聚焦於人工智慧與著作權的交織議題,並邀請臺歐官方與民間專家擔任講師。第一場由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Anneli Andresson政策官開場,介紹歐盟《數位單一市場指令》中的資料探勘例外規定,以及《人工智慧法》中與著作權相關的規定。新通過的《人工智慧法》要求通用型AI提供者須制定政策遵循歐盟著作權法,並公開模型訓練資料摘要。講者於簡報分享目前歐盟AI辦公室正在制定的摘要模板及其相關原則、架構,以及各方利害關係人對於模板的意見。
第二場講師為本局著作權組高嘉鴻科長,針對生成式AI與著作權議題分享國際法制與實務趨勢,指出目前國際上尚未有專門針對生成式AI之著作權修法,且亦有AI業者就訓練資料尋求合法授權之案例,由於智慧財產為高度國際調和事項,AI與著作權法制涉及層面廣泛,如何在保護著作權人利益與AI產業發展間取得平衡,須審慎因應,智慧局將持續積極掌握各國因應作為及趨勢。
第三場為來自德國Aleph Alpha公司副總法律顧問Amit Datta擔任講師,以產業視角探討歐盟人工智慧法案之法律與實務影響。講師介紹Aleph Alpha公司的背景、現況與發展方向,說明其在生成式AI技術與產業應用上的成果與策略,同時分析歐盟AI相關法規,涵蓋資料探勘例外規定權利人「退出」選項的運作實務、資料保護規範與AI模型間的關係,以及《人工智慧法》的重點,包括風險分級監管AI、通用型AI模型的義務、法規實施時程與相關行為準則,最後並探討法規可能帶來的影響。
第四場講師為國家實驗研究院樊晉源組長,講題內容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介紹TAIDE計畫自2023年4月啟動以來,係為打造可信賴的AI對話引擎,並介紹TAIDE所得取的訓練資料來源包括政府部門與民間機構。第2部分介紹TAIDE資料收集與處理時所遇到的挑戰,包括資料的多樣性、授權複雜、著作權合理使用範圍尚待確定等。第3部分是資料清理與訓練,介紹資料處理流程、資料清單製作、資料去識別化等。最後,第4部分介紹TAIDE專案在資料利用與模型訓練中的挑戰,主要是在是否有著作權合理使用之適用空間,因此提出政策方向之建議。
研討會吸引來自產業界、學術界、法律界等各領域共計185人熱烈參與,現場座無虛席,互動討論氣氛熱烈。透過四位講者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不僅深化與會者對AI與著作權議題的理解,也促進產官學界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與會者並理解在發展AI應用的同時,也需要積極應對相關的法律和實務挑戰,以確保著作權利的適當保護與AI技術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