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安全維護宣導】火場求生常見錯誤觀念
發佈日期:2025-03-17 00:00:00
發佈單位:馬公市
發佈部門:政風室
原始連接:https://www.mkcity.gov.tw/ch/home.jsp?id=95&act=view&dataserno=202503170022
1.火場逃生原則應往上還是往下?
火場逃生原則,如果不能往下避難,則應該選擇回到原本居室『關門』求生。
2.房門外有高溫或濃煙時該怎麼辦?
如果起火點在屋內,逃離家門時將門關起來,可以將火勢侷限於屋內,減緩火勢的延燒速度,方便其他房間或樓層的人逃生,這個基本的火場逃生觀念『關門』,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
3.發生火災時,適不適合使用塑膠袋逃生?
火場初期溫度不高,煙層也不會太低,周邊還有許多新鮮空氣,其實不需要利用塑膠袋來裝空氣呼吸。近來時常看到的逃生防煙袋,經研究該產品國內目前沒有檢驗標準、沒有合格產品、火場變素很大,逃生防煙袋並無法驗證運用在火場逃生可以安全無虞,且逃生需要多少時間?防煙袋可以使用多久?尚無明確證明,故不建議使用。
4.火災時如何採低姿勢下樓梯?
火場逃生有許多技巧及要領,在水平面上要記住讓自己維持在煙層底下,呼吸煙層下面較為新鮮之空氣,但是如果面臨下樓梯時,應採取『頭上腳下』的姿勢,採倒退之方式往下爬,避免重心不穩而跌倒。
5.火場可不可以用乾毛巾矇住口鼻?
利用毛巾蒙住口鼻最主要是防止高溫的碳粒子進入肺部,溼毛巾既然能將碳粒子隔離,乾毛巾也有同樣的功能,但火災現場瞬息萬變,在把握時間逃生的前提下,基本上皆建議直接逃生(低姿勢),別再浪費時間找毛巾及沾水弄濕等動作。
6.如果房間外都是煙和火逃不出去的話,可否躲在浴室裡?
即使大家躲在浴室中,做到關門、用濕毛巾塞門縫的動作,因為火場所產生的高溫,仍然會使非耐燃材質的浴室大門因高溫而產生熱熔,導致大門毀壞濃煙與高溫進入浴室造成人命威脅。在無法逃生、退而求其次的情形下,浴室似乎是一個相對好的安全區,您可以在此透過窗外逃生,亦可以依著窗邊呼吸新鮮空氣等待救援。
7.火災時浴室可不可以避難?
浴室門下沿有氣窗不易填塞防阻濃煙竄入,浴室門及天花板大部分不是木造就是塑膠製,容易軟化或著火,軟化或著火後,這種類似防火防煙區就被破壞了,躲在浴室沒有其他逃生出口,形成死胡同,影響逃生,所以浴室並不是待救時第一選擇場所。
8.火場有濃煙可不可以逃生?
不可以,當逃生方向有煙霧時,應朝煙霧反方向逃生,當所有逃生方向均受阻時,不可強制逃生,更不可低姿勢沿牆壁找出口,而應退回相對安全區、塞門縫、設法告知外人受困位置、等待救援。
-轉載自新竹區監理所政風室網站